诗经·周颂·武

於皇武王,无竞维烈。

允文文王,克开厥后。

嗣武受之,胜殷遏刘,耆定尔功。

【注释】

(1)竞:争。维:语助词。烈:功绩。(2)允:诚。文:文德。(3)遏:禁止。刘:杀戮。(4)耆(zhǐ):致。

《诗经·周颂·武》原文翻译赏析注释

【译文】

啊!堂皇呀,周武王,他的功业无人能够比得上。文王真有文德呀,能把后人事业来开创。

继承他的有武王,战胜殷商、灭亡殷商,大功告成,意气风发。

【翻译】

伟哉周武王,他的功绩无量。

诚哉有德周文王,能把子孙基业开创。

后嗣武王承受它,灭亡殷商抑暴强,成就事业功辉煌。

【赏析1】

这是歌咏武王克商的《大武》乐歌之一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记,“武王克商,作《武》,其卒章曰‘耆定尔功’。”按《吕氏》载,《武》为周公所作。有人根据诗有“於皇武王”之句,以为“武王”乃是死后的谥号,诗当作于成王之际。但据王国维和郭沫若先生考证,周初尚无谥法,文、武、成、康皆生时称号,后世始有谥法。因而此诗可定为武王在世时的作品。

殷商时期,王公贵族花天酒地,高屋广厦。纣王终日欣赏淫秽不堪的“北里之舞”,沉醉于“酒池肉林”之中。而平民奴隶却是饥呼寒号,土坑窖穴。此时,崛起于西方的周部族,经过几代人的经营,逐渐壮大。当商王朝陷入“如蜩如螗,如沸如羹”的困境之时,周武王姬发便率“八百诸侯”,进军朝歌(今河南淇县),击溃商师,枭纣王之首,创建了周王朝。周武王伐纣成功,使深受纣王暴虐之苦的民众欢腾雀跃。《武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制的一首颂歌。

诗的开头两句“於皇武王,无竞维烈”,是对武王的赞词。句中用感叹词“於”和否定词“无”,把武王举世无双的功绩突现出来,表现了诗人对一代圣王的敬仰和赞美。诗的三、四句,没有接着铺写武王的功烈,而是笔锋一转,把颂赞之情引向了文王,“允文文王,克开厥后”。传说文王姬昌是位仁厚贤德之人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说他“遵后稷、公刘之业,则古公、公季之法,笃仁,敬老,慈少,礼下贤者”;“日中不暇食,以待士,士以此多归之”。文王这种兢兢业业的创立精神和礼贤下士的胸怀,不仅使天下贤能闻风而至,就是各地诸侯也莫不附从,甚至有“纣囚文王七年,诸侯皆从之囚”的美谈,可见文王之深得人心。他虽然未能在有生之年,实现剪伐殷商的大愿,但毕竟为武王灭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诗人面对武王伐纣的伟大胜利,怎能不想到为胜利铺平道路的先圣文王?诗之三、四句所表现的,正是对于文王的深切缅怀之情。第五句“嗣武受之”,又回笔接叙武王伐纣事,与诗之开篇紧相照应,形成回环。“胜殷遏刘,耆定尔功”二句,描述武王吊民伐罪、推翻殷商的巨大功业,仅用八个字概括。用词高度简括,而且显得举重若轻、庄严沉着。以此作结,表现出一种吞吐恢宏的气象。

作为一首庙堂颂歌,《武》的风格主要表现为庄重。全诗以颂赞之语发端。句首感叹词的运用,使四言节奏趋于徐缓,带有一唱三叹之致。中间抚今追昔,从武王的创业,追怀文王的奠基之功,情思悠长。然后直接点出武王灭纣的历史巨勋,表现了对这场“胜殷遏刘”正义战争的欢呼之情和深切自豪感。短短七句,既有堂皇的颂声,兼有深长的情思。在《颂》诗之中,还是值得一读的篇章。

(卫仲璠 谢东贵)

【赏析2】

《武》为《周颂》第二十篇。《诗序》说:“《武》,《大武》也。”《大武》是周初时期的大型舞曲,也就是所谓的周邦国歌。《武》属于其中之一章。据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载:《大武》与《大磬》、《大》同列,为之奏无射,歌夹钟,舞《大武》。《大武》这一舞曲的组成,一说为五章,《酌》为第一章,言武王出师伐商;《武》为第二章,言武王灭商;《般》为第三章,言武王凯旋;《赉》为第四章,言武王经营南国;《桓》为最后一章,言武王定邦,天下太平。一说为六成,《礼记·乐记》云:“且夫《武》始而北出,再成而灭商,王成而南,四成而南国是疆,五成而分周公左、召公右,六成复缀以崇。”郑注:“成,犹奏也。每奏《武》曲一终为一成。”《武》,“大武”一成之歌。首记北出伐商之事,为《武乐》六成之始,故专得武名。“大武”之乐,盖似后世之套曲。合数曲而成。《礼记·正义》曰:“成谓曲之终成,每一曲终成而更奏,故云:‘成,犹奏也。’”根据这些介绍,我们可以知道关于本诗的大概情况。本诗属于大型舞曲之一章(成、奏)。当时乐有文武,这首诗虽然很短,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多,概括了周初文武两代英主的开国大业。特别是歌颂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——武王灭商。浓厚的感情蕴涵在朴实的语言中。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,不全在叙事,而重于抒情。武王克商,被称为历史上的一次革命,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。因而表现武王克商的《武》,对它在思想艺术上的成就,也应该给予肯定。

文章标题:《诗经·周颂·武》原文翻译赏析注释

链接地址:/shangxi/13081.html

上一篇:《诗经·周颂·有客》原文翻译赏析注释

下一篇:《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》原文翻译赏析注释